第三百三十七章悲哉,我杨将军_最强退伍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三百三十七章悲哉,我杨将军

第(1/3)页

  张梁双眼通红,此时他已经完成沉浸在杨将军的世界里。

  握着铅笔的手,青筋暴起。

  194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四,***孤身一人,在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,身中数弹英勇牺牲。敌人将***的遗体运到县城,经叛徒张秀峰确认***无误后,残忍地将***的头颅用铡刀铡下。

  这是张梁画的木雕板画,杨将军事迹的最后一幅画,第十二幅。

  画上,只有一颗血淋淋的头颅。

  双目圆睁,虽然只剩下一颗头颅,可是杨将军面色平和,坚毅。

  小鬼子用杨将军的头颅炫耀自己的功绩,杨将军同样也在用自己的头颅,告诉所有人。

  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,杀了***,还有后来人。

  “啪!”

  最后一笔,画完,张梁手中的铅笔再次折断。

  此时地上到处都是断掉的铅笔,和被张梁戳破废掉的铜版纸。

  杨将军走了,张梁的木雕板画草稿部分也已完成。

  但是,杨将军的精神没有消亡。

  杨将军的遇难,让东北抗日联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。

  但是我大东北人民,始终没有屈服,抗战一直都在进行。

  张梁看着最后的木雕板画,心情久久不能平息。

  换上铜版纸,又拿出一支铅笔。

  这次的画面,很简单,一座高大的墓碑,墓碑上是朱委员长亲笔题词,“人民英雄***同志永垂不朽!”

  墓碑前面,缚手跪着三个人。

  这两个人正是出卖杨将军的叛徒。

  第一个叛徒是程斌,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,***将军最信任的得力助手。

  第二个叛徒是***的警卫排长张秀峰。

  第三个叛徒是是跟随程斌叛变的张奚若。

  杨将军就是死在张奚若的枪下,也是这个张奚若,将***的遗体抬到铡刀上,由白万仁将杨将军的头颅铡了下来。

  然而,程斌大队中的几个抗联叛徒,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,除程斌在“镇反”中被枪毙外,其他人则逃脱了应有的审判。

  张奚若只在“文革”中蹲了两年监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66kxs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