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七章:“大捷!”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百一十七章:“大捷!”

第(1/3)页

  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!

  在座的这些人,几乎全都惊骇的看着赵大顶。

  本以为建奴人头已经足够离谱了,万万没想到,还有比建奴人头更离谱的东西。

  大纛旗是将领的标志,是敌军中枢指挥的代表。

  在战场上,功高莫过阵斩敌军将领,  夺旗次之。

  更别说,还有巩阿岱的人头,以及吴拜这个俘虏。

  他们是谁?

  一个是老奴的侄子,一个是奴酋的大将。

  这是泼天的功劳啊!

  从萨尔浒之后,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?

  “真真真的?莫要骗我!”

  英国公张之极坐不住了,就连说话都变得磕磕巴巴。

  从来没见过这种大功劳,也就是开国那会才能出现这种战绩。

  徐允祯以及朱纯臣也都是这幅模样,  在坐的这些人,几乎全都站了起来,  震惊的看着赵大顶。

  赵大顶安坐如山,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,慢悠悠的说道:“诸位要是不信,可以派遣亲信过去看看。

  不过,你们也不要想太多,大纛旗倒是可以卖给你们,但巩阿岱和吴拜,你们就别想了!”

  “那是,那是!”

  张之极坐了下来,连连回话。

  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实力,阵斩建奴已经够离谱了,要是再加上巩阿岱和吴拜,恐怕崇祯也不会相信。

  “敢问,一颗人头多少银两呢?还是说,用其他的东西来换?”张之极惴惴不安的问道。

  这些建奴人头实在是太诱惑了,  就是害怕太贵买不起。

  赵大顶从怀中取出一张孙杰交给他的价格表,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。

  张之极急忙将这张价格表拿起。

  旁边的杨嗣昌心里纠结万分,感情你们从一开始就打好了做生意的目的。

  “一颗建奴人头五百两银子,  或者往陕西送五十个百姓!

  大纛旗三万两银子,或者往陕西送两千个百姓!”

  上面就这两行字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  徐允祯朱纯臣等人凑在张之极身后,看着上面的内容,表情古怪。

  明朝军功制度,斩首建奴一级,换银五十两,斩首三级,官升一级。

  但因为从明朝中期开始,对北方呈防御姿态,所以斩首数量日益减少。

  嘉靖万历时期,斩首一两百余便是大胜。

  天启崇祯时期,斩首二三十级,便称大胜。

  单独来看,一颗人头五百两银子的价格确实不便宜,但如果一次性买上二十颗人头,花费也不过一万两银子。

  一万两银子换一场大胜,怎么看怎么赚。

  一场大胜,便能把投入全部捞回来。

  对于英国公这种绵延两百余年的勋贵来说,拿出几万两银子就和玩一样。

  再说了,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条件。

  往陕西送五十个百姓就能换一个建奴人头,这可比五百两银便宜多了。

  这灾荒年,京城附近的百姓数不胜数,最不缺的就是人,随便扒拉一些,数量就够了。

  往陕西送去能花几个钱?

  给他们一口饭吃,只要饿不死就行。

  一来一回,送五十百姓去陕西,可用不了五百两银子。

  京城周围的难民数量少了,压力就小了,朝廷也不用头疼这些人。

  百姓少了,用度就少了。

  他们这些老爷们也可以大胆的兼并土地了,也不用害怕逼反百姓。

  反正有孙杰兜底,怕什么?

  这是一箭三雕的好买卖,怎么看怎么划算。

  张之极指着上面的那行字,看向赵大顶,说道:“五百两银子一颗建奴人头我能想明白,但这往陕西运送五十个百姓换一个建奴人头,是真是假?

  这些百姓能有什么用?他们也不值钱啊!”

  脸上多了不少疑惑,不明白孙杰此举为何。

  旁边的徐允祯和朱纯臣他们也都是这幅表情,这不是赔本买卖吗?

  赵大顶毫不在意,道:“你们别管这事,就说愿意不愿意吧。

  你们要是不同意,我想会有人同意的。

  据说,大同总兵王朴和山西总兵虎大威与晋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估计,他们会出个好价钱!”

  这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66kxs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