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:招降孙杰?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十三章:招降孙杰?

第(1/3)页

  “崇祯昏君,定然无法认清,届时,陛下出手,秦商何以逃跑?”

  范文程一副奴才样子,跪在皇太极的面前,极尽谄媚。

  声音在书房当中还没有消失,皇太极捏着下巴上的稀疏胡须。

  “倒是个好奴才,这个办法有多少可行性?如今正是我大清最为关键之际,可不能有疏忽!”

  皇太极看向范文程。

  “陛下尽管放心,当年使出离间之计杀掉袁崇焕,就足以证明崇祯是个昏君了。

  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当年是昏君,现在也是昏君,以后还是昏君!”

  范文程不停地向崇祯泼脏水。

  “所言不无道理,那应该派谁去?本事小了,事情办差。这可不是小事,得好好斟酌人选!”皇太极又坐了下来,看着跪在书房当中的范文程。

  皇太极倒是巴不得那些对头过去,可这现实吗?

  手段不是这样使的,明着让“天家血脉”送死,以后谁还服他?

  若是让有手段的亲信过去,皇太极还舍不得。

  女真人数少,个个都是“宝贝”,  死一个都不值当。

  难道让这些女真老爷去吗?那怎么可能?

  那是陕西,是大明腹地。一招不慎,  将会满盘皆输。

  这些老爷们都非常惜命,  怎么可能会去呢?

  范文程也看出了皇太极的忧虑,  不过他早已经有了人选。

  “陛下,不如让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去。

  这么多年,  他屡立战功。当年在离间袁崇焕时,出力不少。

  心思缜密,能力出众,  不如让他过去。”

  范文程语气平缓,说出了自己的推荐人选。

  这个鲍承先可不是无名小卒,尽管不如范文程、宁完我这种汉奸名声大,  但也不可小觑。

  他是山西应州人,出身将门,世袭武职,  万历时期,  官至参将。

  万历四十八年,  跟从总兵贺世贤、李秉诚守卫沈阳。

  后来努尔哈赤进攻沈阳、辽阳,鲍承先分兵出城驻守,  不战而退,损失百余人,  被俘数千人。

  次年,  总兵贺世贤战死,  沈、辽相继失守,鲍承先投降,后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,  授为吏部右参议。

  鲍承先和范文程之间的区别,  就是,一个是大汉奸,  一个是二汉奸。

  当年,  离间袁崇焕和崇祯,  此人是主要推手之一,据说具体的计谋,  尽出此人之手。

  是个心机深沉之人,  

  “他,确定能担任此事?”

  皇太极皱起了眉头。

  这人他也非常看重,  尽管不如范文程那般。

  跪在他面前的范文程,  接着说道:“陛下,他能力出众,  本事不小,肯定能把这事处理好!”

  “这样吧,这事情,就交给你去做吧。

  各种详细的条款,以及事情该如何做,全都交给你吧!”

  皇太极松了一口气。

  横竖不过一个汉人,成了最好,死了也就死了。

  这天下最不缺汉人。

  不过,面子上还是寒暄了一阵。

  “倒是个有本事的好奴才,若是此番计谋成功,朕当重赏之!”

  皇太极眯眼笑道,脸上的肥肉挤在一起,油光满面。

  有时候都不得不感慨,这些汉人确实要比他们厉害许多。

  想到这里,他忽然嘴角上扬,不免有些得意。

  这般厉害的人物,竟然在自己的手下做事,而且还以自己马首是瞻,想想都觉得痛快。

  若是能将秦商也一起弄过来,入住中原,再也不是梦。

  不由得看向南方,一阵神往。

  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
  凭什么你们能享受风花雪月,而我们就要在这苦寒之地吃雪?

  哼,明国,早晚灭了你!”

  脸色再次阴沉下来。

  ……

  走出皇宫,范文程便去了鲍承先那里。

  两天之后,  鲍承先换上明人衣服,带着假发,  骑着战马,带着几个随从,出了盛京城。

  古代也有假发,用真人的头发制作而成。

  最近这么多年,建奴一直刺探大明情报。

  有些时候,戴上假发要方便许多。

  鲍承先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,不过尖嘴猴腮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66kxs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