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:参赞制度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十一章:参赞制度

第(1/3)页

  陈虎的话,引起了赵大顶和梁五他们两人共鸣。

  其他将官,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出身,对军户的了解,局限于他人之口。

  以前都是延绥镇的边军,陈虎身上遇到的那些事情,他们也都遇到过。

  陈虎刚刚坐下,赵大顶就站了起来。

  “大人,我们都是一些粗人,也不知道这军户到底有什么好处。

  我们这些人,打从娘胎中出来,就知道以后是要当兵的。

  有些时候,想想就觉得可笑。

  人家那些人,生下来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,而我们,却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!”

  赵大顶的牢骚比陈虎的还要多,喋喋不休,说了很长时间。

  接下来便是梁五,说的和陈虎以及赵大顶差不多,不断在咒骂着军户制度。

  从朝廷层面上讲,军户制度有很大的好处。

  可以保证兵源充足,不用浪费时间就能招到很多兵马。

  花费也要比寻常兵马少的多。

  卫所有军屯,每年的屯田籽粒就是他们的军粮。

  朝廷不用额外调拨军费,到了战事时,吆喝一声就行了。

  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好事,  卫所制就是一把双刃剑。

  表面上看起来挺好,弊端一点也不少。

  从洪武年间开始,  卫所就有零星士兵当了逃卒,  土木堡事变之后,  事态愈演愈烈。

  卫所制的败坏,和官僚腐败有很大的原因。

  军中将官,  一级一级的压榨下去,最后,全都压榨在了最底层的军户身上。

  有时候,  这些最底层的军户,甚至都比不上普通老百姓。

  不仅军屯会被侵吞,就连建立的功劳,  也会被侵吞。

  长此以往,谁能受得了?

  如今腐败严重,士兵手中的武器,  都是一些烧火棍,  别说砍人了,  杀鸡都困难。

  吃又吃不饱,后勤还有问题,  谁能喜欢这种制度呢?

  陈虎他们跳脚痛骂,再正常不过。

  大厅中陷入了寂静,  包括孙杰在内的所有人,  都开始沉思。

  许久之后,  孙杰再次开口:“关于何种军制,咱们暂且放下,不一定非要在今天拿出个确切的办法出来。

  今天,  先忙活眼前事,  如今兵马已经有八千,该如何分管,  倒要好好说教说教!”

  有些事情,  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。

  与其浪费时间,  不如将这种事情先放下,以后再慢慢处理。

  这话说话,  众人开始议论。

  刚才那个话题,  有些深奥,众人只能说个大概,  也商讨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办法。

  现在这个,  和众人都有关系,也都能说上一二。

  还是和刚才一样,  王笔再次站了起来。

  说道:“如今有八千兵马,其中经过战事历练的老卒有两千余人。大人乃是咱们的主心骨,我建议,当抽调一千人,组建亲卫营,时刻保护大人安危!”

  孙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没有他,就没有如今的城池。

  如今驻地这八万多口子人的身家性命以及前途,全系于孙杰一人之身,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。

  王笔的说法,瞬间引起众人同意。

  “是啊!大人乃是咱们的主心骨,可不能有什么闪失,再怎么保护都不为过!”陈虎说道。

  “是这个理,必须把老卒全都抽调出来,保护大人!”赵大顶说道。

  梁五也道:“就应该这样!组建亲卫营,密切保护大人安危!”

  剩下的那些将官,也都是这样的意见。

  孙杰见此,也没觉得什么难为情或者尴尬。

  这里面的道理,他当然能想明白。

  当一个的权利扩大时,身上的责任也开始扩大。

  这是一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现实。

  这个城池中,任何人都可以死,任何人都可以牺牲,唯独孙杰不行。

  没有他,如今的势力,将会在瞬间烟消云散。

  好不容易在这乱世当中找到一个安身之所,如何允许差错出现?

  “理是这么个理,  但两千老卒,有些多了!”

  孙杰摇了摇头。

  不是孙杰矫情,这两千老卒,确实有些多。

  这八千人都见过血不假,  可依旧有很多士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66kxs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